曼彻斯特城|试机号后预测分析汇总|中国体育竞彩平台|上海上港球迷|申雪赵宏博比赛视频

當前位置:文章中心>行業新聞
公司動態 行業新聞

紐約市成功利用IT產業實現經濟復蘇

發布時間:2013-06-26 點擊數:5133

紐約市的經濟傳統上由金融、地產和媒體主導。但是一項研究報告指,科技正在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主力。這個報告名為“打造數字城市:紐約市科技/信息產業的增長和影響”,這是由紐約市市長Michael Bloomberg的私人基金會委托完成的。報告對紐約市如何創造出了一個科技初創企業的搖籃環境給出了一些啟示。其他很多美國城市都曾希望在這方面能有所作為。

報告指出,紐約市的就業率迅速增長,而科技與信息產業則成為私營經濟的第二大貢獻者(按工資排名)。科技產業也帶動布魯克林和皇后區的周邊蓬勃發展,而且相對白人而言,全國的科技產業更多地吸引了拉美裔和黑人從業員。

進行這項研究的經濟專家Michael Mandel博士指出,科技行業被認為是解決美國就業率低下的不二選擇。2009年,紐約市獨立預算辦公室(Independent Budget Office)曾經預測紐約市大衰退(Great Recession)后的經濟復蘇會比美國其他地方慢。但事實正相反,紐約現在卻比美國其他地方更快地從陰影中走了出來。

報告提到,紐約市迅速地將自己改造成世界一流的城市科技/信息中心,可以讓科技初創公司和世界一流的出版、媒體、設計及娛樂公司融合在一起。現在的紐約科技與信息產業已經成為重要的經濟引擎,為紐約市提供了成千上萬的工作崗位,為整個城市的經濟增長提供了支持。

根據Mandel博士的計算,有262,000個高薪工作來自科技與信息產業,與經濟崩潰的2007年相比,有11%的增長。科技產業全年的工資總和達300億美元,盡管與金融業貢獻的900億美元比仍是個小數目。金融業仍然占主導地位,但是自2007年以來,科技行業的工資總和在增長,而金融業的工資總和卻在不斷減少。

紐約市的科產技業是面向消費者的,這使其常常會與其他行業融合在一起。工作崗位的增長來自電子商務、網站和媒體等,如Etsy、Tumblr和BuzzFeed之類的公司,另外像亞馬遜、谷歌和Facebook等大公司在紐約的運作也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崗位。工作崗位數字里FiftyThree和Tendigi等蘋果開發店占的份額不少,同樣,Verizon等基礎設施公司以及AppNexus等廣告公司也提供了相當數目的工作崗位。

這些工作大多數是在曼哈頓的。而布魯克林的科技產業在2007年到2012年之間的增長相當快。布魯克林的科技就業增長了24%,同時工資增長了54%。Mandel表示,3D打印公司MakerBot以6.04億美元被收購明顯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就業增長分布均勻,并不受個別事件或公司的支配。皇后區的就業率提升了6%,而工資增長則高達20%。

據勞工統計局資料顯示,這些新的信息與科技產業員工比傳統工業的員工更加多元化。從全美國來看,拉美裔和拉丁裔員工在計算機和與數學相關的職位數量在過去兩年增長了28%,而對應的黑人員工數量增長了23%,亞裔員工數增間了18%。而對應的白人員工數量僅增長5.5%。

這個研究是受委托為第二屆布隆伯格科技峰會(Bloomberg Tech Summit)而進行的。布隆伯格科技峰會是紐約市長Michael Bloomberg安排的一個封閉會議,旨在讓諸如推特的Dick Costolo和美國在線的Tim Armstrong這樣的CEO和業界領袖共同會面。今年的主題是“建設數字城市”,討論如何將紐約市和舊金山在科技方面的增長經驗應用到美國其他各地。

報告得到是結論是,諸如資助科技搖籃和推廣初創公司等對科技有利的政策是工業增長的關鍵催化劑。彭博領導下的紐約市政府在培養科技和信息公司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市長Michael Bloomberg希望他政績的一部分是由強大的科技產業所組成的。但由于該研究是由Michael Bloomberg慈善基金會掏錢做的,玫瑰般的美好結論里不免會染上一絲懷疑的色彩。

紐約市在科技產業興起的幾年來一直都是人們議論的話題,紐約各界的蓬勃發展也不時被大幅報道,對硅谷的贊美也遠超過了小打小唱。不過,Mandel認為,紐約市的蓬勃發展是因為政策的刺激,主要依據是紐約市的經濟已步入穩定復蘇。

Mandel說,“2008年秋季時,沒有人猜到紐約市會在經濟上如此決定性地勝過美國其他各地。一方面這說明了科技/信息的蓬勃發展對增長具有推動力,另一方面也告訴我們好政策確實是有用的。”

不過,紐約的科技界人士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紐約本地科技界的許多基石——如有33,000個員工的New York Tech Meetup (NYTM)或共事空間(the coworking space)General Assembly——開始時是一些草根倡議,時間上也遠在在市長及其同僚插手科技以前。本地企業家和科技行家Anil Dash在一篇電郵里指出,“我肯定坊間會有些批評意見質疑相對于其他因素來說政策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但是我個人的看法可能有失偏頗,我想是本地團體(特別是NYTM)自發組織起來的,然后政策才有了跟進的意思。”

然而,工業界領袖看好紐約科技,他們樂觀地認為那些當前經濟環境不景氣的城市,如底特律、堪薩斯城和新奧爾良,都可以學習紐約市的做法。Ron Conway是硅谷較為有影響力的投資者之一,他在一封電子郵件里表示,“過去5年,紐約和舊金山的科技產業發展迅速。我們應該總結紐約和舊金山成功的經驗,把經驗推廣到其他城市,讓我們的經濟得以增長,在全美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工作崗位。”

(來源:ZDNet CIO與應用頻道)